Google 發布《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2.0》
今日我們發表與外貿協會(TAITRA)、台灣經濟研究院及國際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(Ipsos)合作的《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2.0》。報告顯示 2018 年 到 2019 年 間,「Made in Taiwan」相關字詞的搜尋量在數個東南亞國家成長超過15%,在今年一月至六月初,Google 搜尋趨勢中「電商」相關關鍵字的關注度呈現高度成長;在台灣疫情趨緩的情況下,中小企業若能趁早掌握成長契機與「台灣正夯」趨勢進行超前部署,藉由數位轉型與跨境電商帶來的優勢,在復甦來臨時成功進入海外市場。
我們很開心能延續「 Google 智慧台灣計畫」的長期耕耘,與合作夥伴一同發布《 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2.0 》,並協助企業掌握台灣於防疫期間對外援助表現亮眼的利基點,做好未來向外拓展發展的準備,共同打造跨境電商的策略藍圖。此外,疫情趨緩後我們也將持續協助中小企業達成「振興」及「轉型」兩大關鍵,掌握「數位出口」能力以拓展海外商機。
本次報告中提及目前台灣有 97% 是中小企業,並提供 78% 的就業機會,而企業數量每年持續正成長,展現蓬勃創業氛圍。其中台灣中小企業出口成長動能已於 2018 年由負轉正,且 70% 已從事外銷的企業正透過跨境電商進行出口,在此次參與調查報告的企業中,有超過 50% 從事跨境電商的企業在過去一年獲得跨境銷售額的正成長發展,不過中小企業出口佔營業額的比例目前約為 11 %,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。綜觀亞太區域發展,IMF 國際貨幣基金在今年四月公布的數據中指出,明年亞太區域 GDP 成長率將超越全球平均達到 7.4% 的高成長,台灣位於亞太市場中心的地理位置相對優勢,正是向外朝鄰近市場發展的絕佳機會。
《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 2.0》台灣中小企業從事外銷比例
根據 Google 搜尋資料,「Made in Taiwan」相關字詞搜尋量在 2019 年馬來西亞、新加坡與越南等市場的搜尋量較 2018 年成長15%以上,可見台灣品牌在東南亞市場具備高度發展潛力。東南亞國家民眾的網路黏著度日益增加,全球每日手機上網時間最高的國家有四個都在東南亞 ,且網路交易金額未來將大幅成長(註一), 顯見台灣中小企業可將東南亞視為發展跨境電商的重點市場。
中小企業可以運用東南亞市場對台灣的關注度,以及其成長潛力,先從該區域起步累積跨境電商經驗,未來可再逐步拓展到整個亞洲、甚至是全球市場。面對跨境電商營運,中小企業會面對著不同階段的痛點與挑戰,企業可以依據自身的營運目標與商業需求,採取『第三方電商平台』與『品牌官網』的混合模式,運用各自的優點來解決流量困難、價格競爭等跨境痛點。
本次報告發現未來一年內計畫發展跨境電商的籌備期中小企業,有 77% 面臨物流、金流、客服等營運問題,而其中超過 70%的中小企業認為將可透過「第三方電商平台」改善營運流程;而已經開始經營跨境電商營運的發展期中小企業,多數已將營運目標轉為深耕市場,但有三分之一表示身處品牌價格競爭,面對此狀況,有 76%的中小企業預計將會運用「品牌官網」進行銷售,建立品牌價值與差異性。
不論是運用第三方電商平台或品牌官網, 我們也建議中小企業參考三個面向的智慧化解決方案,包括:
- 智慧洞察:透過數位化的洞察工具了解市場最新趨勢,有效掌握商機
- 智慧行銷:善用透過AI 機器學習的廣告系統以提升平台導流效率、提升品牌力與強化銷售力
- 智慧營運:營運流程優化的洽詢與合作,例如運用 Google 最新的國際營運顧問服務 - 麥哲倫計畫,或者是與台灣本地的顧問廠商合作進行跨境銷售。
《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 2.0》跨境電商三大線上銷售通路策略
去年我們首度發表《 台灣企業跨境關鍵報告 》,向台灣企業指出海外市場拓展的迫切性,並透過科技、旅遊、電商與手遊產業在東南亞市場的發展潛力分析,協助企業掌握新興市場與產業商機,從而建立跨境營運思維。今年我們再次強調了海外發展的龐大商機,並依據本次報告強調「跨境電商」為台灣中小企業走出海外的重要經營模式。面對未來發展,我們建議企業應持續落實數位化,以因應產業與市場變遷達成「數位出口」,我們也將持續協運用平台力量培育在地人才與經濟,協助台灣企業利用科技智慧跨境,讓更多台灣品牌擴大市場並走出海外。
註一:根據 Google 與淡馬錫控股(Temasek)、貝恩管理顧問(Bain & Company)於 2019 年聯合發表的《 2019 東南亞數位經濟 》(e-Conomy SEA 2019) 年度報告,預估 2025 年東南亞數位經濟規模將達 3,000 億美元,相較 2019 年成長 3 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