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非營利組織獲 Google.org 亞太 AI 機會基金

AI 為亞太區的經濟成長和勞動力轉型帶來了無限的契機;然而,許多人尚未具備所需要的技能來充分把握這個機會。根據亞洲公益創投協會 AVPN 的最新報告指出,亞太區 58% 的民眾對 AI 的潛力感到期待,但只有 15% 曾接受過 AI 相關的培訓,且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有這類培訓的存在。這凸顯 Google 旗下的慈善組織 Google.org 挹注 1,500 萬美金資助的「亞太 AI 機會基金」,有迫切的需要;我們的目標是協助這個區域的每個人,都能發揮 AI 所帶來的潛力。
今天,我們很高興向大家介紹獲得本基金第一階段資助的 49 個社會影響力組織;這些組織是由 AVPN 透過公開徵選選出,並獲得亞洲開發銀行 (ADB)的支持。其中包括來自台灣的 3 個單位:財團法人開拓文教基金會將推動「AI 麻瓜共學團」,提升弱勢群體的 AI 素養;國立臺南大學專注於強化南台灣的 AI 技能培訓,建立教育創新生態;One-Forty 則透過母語教學,讓東南亞的移工學會運用 AI 的技能。且讓我們來聽聽他們的想法:
亞太區擁有 20 億快速增長的勞動人口,而且語言、文化和經濟的背景極其多元;而獲得基金的這些組織,將會為最需要的人提供在地化的 AI 培訓和資源——從印度鄉村地區的「個人企業家」(solopreneurs)、新加坡的家事移工,到日本的身心障礙者以及他們的照護者。這些計畫包括針對各個在地市場量身打造、實際的 AI 應用,提供更用得上、更有效的培訓。這種目標明確的方法將有助於弭平現有 AI 相關勞動力發展的差距,確保沒有人會在這波浪潮中被遺漏。
今天,Google.org 同時宣布擴大「Google.org 亞太 AI 機會基金」,額外挹注 1200 萬美元,希望協助更多勞工、小型企業和非營利組織在他們的社群中充分運用 AI。
其中包括額外提供 AVPN 1000 萬美元,幫助他們持續協助亞太區的勞動人口適應不斷變化的就業市場,目標是為整個區域培訓 72 萬名勞工以及 10 萬家微型和中小微企業 。中小微企業是亞太經濟的支柱,佔所有企業的 96%,也僱用了高達 80% 的勞動人口;然而,研究顯示,許多中小微企業由於培訓機會有限、缺乏數位基礎設施以及財務資源受限,在發展 AI 技能時面臨困境。
其中也包括一筆 200 萬美元的款項挹注 Infoxchange,用來為亞太區 1 萬家非營利組織提供 AI 培訓和工具,包括最近在「Google 非營利服務」(Google for Nonprofits)中推出 Gemini 的相關功能。這會協助這些組織運用 AI 促進社會公益,並在他們的社群中創造正向的改變。
由 AI 帶來的經濟轉型,必須公平而且具有包容性,讓所有勞動者都能擁有參與其中所需的知識和工具。透過 Google.org 資助的「AI 機會基金:亞太地區」以及我們持續的合作,我們會致力於確保每個人都能從 AI 的潛力中受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