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實用圖片到 AI,Google 搜尋的 25 件大事記
Google 在 25 年前首次登場時,其實並非最早出現的搜尋引擎。不過,Google 搜尋因為能夠幫助使用者精準取得所需資訊,且搜尋的速度比想像中更要快速,而被大家所熟知。
過去這些年來,我們持續推動創新並改善 Google 搜尋功能。我們開創了前所未見的搜尋方式、協助數百萬家企業透過搜尋結果和廣告與顧客建立連結(從 2001 年,一個在地商家使用當時的 Google AdWords 開始放送廣告開始),以及透過 Doodle 與彩蛋和使用者一起互動並分享樂趣,展開了這段精彩之旅。
迎接 25 歲生日,我們想回顧那些 Google 為使用者帶來幫助的重要時刻,還有造就 Google 今日發展的里程碑。歡迎前往 Google 的歷史沿革網站 (英文版本),了解更多重要時刻。
2001 年:Google 圖片
當珍妮佛洛佩茲(Jennifer Lopez)參加 2000 年葛萊美獎(Grammy Award)時,她身穿一襲大膽奪目的凡賽斯禮服,立刻為時尚史增添一筆傳奇,也成為當時 Google 最熱門的搜尋。當時的年代,搜尋結果只是一條條有藍色超連結的清單,使用者還無法輕鬆找到他們想要的圖片。這件事啟發了我們打造 Google 圖片。
2001 年:「你是不是要查:」
「你是不是要查:」,再加上建議的正確拼字,是我們最早期應用機器學習的成果之一。在這之前,如果你的搜尋內容拼寫錯誤,系統會找出其他有相同拼字錯誤的網頁,但這些通常不是最佳的搜尋結果。這些年來,我們也運用 AI 開發新技術,確保即使是你不小心打錯字,還是能找到需要的內容。
2002 年:Google 新聞
當 2001 年 9 月 11 日重大悲劇事件發生時,使用者費盡心力卻無法在 Google 搜尋中找到即時的資訊。為了滿足大眾獲取即時消息的需求,我們在隔年推出了 Google 新聞 ,匯整來源多元的資訊連結。
2003 年:彩蛋
Google 打造了許多富含巧思的 彩蛋,隱藏在搜尋中。2003 年,其中一個早期的彩蛋 是尋找 生命、宇宙及萬事萬物的終極答案,從此以後,數百萬使用者可以將網頁 歪斜一邊、 旋轉一圈 等,也共同見證許多流行文化的重要時刻。
2004 年:自動完成
如果打字輸入的速度和腦袋想得一樣快該有多好?這就是讓自動完成功能大顯身手的時候。這項當時稱為「Google 搜尋建議」的功能,會在使用者開始於搜尋列中輸入文字時,自動預測你想要查詢的內容。目前,自動完成功能平均可以減少使用者 25% 的文字輸入時間,估計每天總共可以省下大約等於 200 多年的打字時間。
2004 年:在地資訊
以前大家要取得商家資訊,必須查閱傳統的電話簿。直到網路及網頁出現,為探索在地的商家開啟了新的方式,例如:搜尋「芝加哥的披薩店」或「忠孝東路剪髮」。2004 年,Google Local 在商家檔案中新增地圖、路線及評論等相關功能。2011 年,我們在行動裝置上推出點擊通話功能,讓使用者在外也能輕鬆聯絡商家。平均來說,Google 搜尋中的本地搜尋結果每個月為商家帶來超過 65 億次的顧客連結,包括電話、路線、訂購餐點及預訂等。
2006 年:Google 翻譯
Google 研究人員從 2002 年開始投入機器翻譯技術,致力於打破網路上的語言藩籬。4 年後,我們正式推出支援英文與阿拉伯文互譯的 Google 翻譯。如今,Google 翻譯已支援超過 100 種語言,去年新增了 24 種。
2006 年:Google 搜尋趨勢
透過 Google 搜尋趨勢,我們希望能夠透過匯總資料,更了解在 Google 搜尋上的趨勢(並建立年度搜尋排行榜)。目前,Google 搜尋趨勢已成為全球同類型服務中規模最大的免費資料庫,讓新聞從業人員、研究人員、學者以及品牌都能從中了解搜尋內容的變化。
2007 年:Universal Search(統一搜尋)
實用的搜尋結果應該包含各種形式的相關資訊,例如連結、圖片、影片和本地相關結果。因此,我們重新設計系統,以更簡約、直覺化的方式,讓使用者一次就能搜尋到所有類型的內容,並決定如何整合搜尋結果的時間與位置,推出 Universal Search(統一搜尋)功能,成為當時 Google 搜尋服務中最大幅的改變。
2008 年:Google 行動應用程式
隨著 Apple 推出 App Store,我們也在 iPhone 上發表首款 Google 行動應用程式。其中「自動完成」和「我的位置」等功能讓搜尋時需要按下的按鈕更少、更方便,特別是在小螢幕裝置上使用時。如今,無論是在 Android 或 iOS 作業系統中,透過 Google 應用程式可以完成許多事情,像是使用 Google 智慧鏡頭協助解決數學作業問題、或是輕觸一下啟用視覺翻譯工具等等。
2008 年:語音搜尋
2008 年,我們在 Google 行動應用程式中推出語音搜尋功能,並在 2011 年擴大支援電腦版。有了語音搜尋,使用者只要按一個按鈕並說話,就可以搜尋資訊。目前語音搜尋功能在印度特別受到歡迎,印度使用者每天使用語音查詢的比例將近是全球平均值的 2 倍。
2009 年:危機援助資訊
有位母親曾經反映,她想知道女兒吞下可能造成危害的物品後該怎麼辦,結果發現很難找到關於中毒處理的相關資訊。因此,我們在搜尋結果網頁頂端增加了毒物控制等危機主題的熱線區塊。自從此項功能推出後,危機援助資訊功能已大幅升級,並可以在自殺防治等危機情況中提供資訊和資源。
2011 年:以圖搜尋
有時候,你想搜尋的內容可能難以用文字描述。因此,我們推出以圖搜尋功能,使用者只要上傳圖片或貼上圖片連結,就能找到資訊了解圖片是什麼,並瀏覽含有該圖片的網頁。而這項功能更新更為之後推出的智慧鏡頭奠定了基礎。
2012 年:知識圖譜
我們推出知識圖譜,廣泛集結世界上的人物、地點和事物,並匯整彼此之間的關聯,方便使用者快速獲得解答。知識面板是第一項運用知識圖譜打造的功能,使用者可藉此快速了解有關名人、城市和運動隊伍等主題的相關資訊。
2015 年:熱門時段
我們在 Google 搜尋和 Google 地圖中推出熱門時段功能,當使用者在搜尋餐廳、商店和博物館等地點時,可以更方便參考一天中最繁忙的時段。
2016 年:探索
我們推出個人化動態消息(現在稱為「探索」功能),讓使用者不必查詢就能直接在 Google 應用程式中找到符合自身興趣的內容。
2017 年:智慧鏡頭
Google 智慧鏡頭能透過檢視圖片中的物品與其他圖片進行比較,並依據與原始相片中物品的相似度和關聯性將這些圖片排名,讓你的相機化身為一種搜尋資訊的方式。現在,使用者可以透過 Google 應用程式直接搜尋眼前所見的內容,而且目前智慧鏡頭功能每月的搜尋量已超過 120 億次。
2019 年:BERT
Google 搜尋之所以實用,很大的一部分奠基於對於語言的理解能力。我們在 2018 年推出採用類神經網路的開放原始碼技術,訓練自家的語言理解模型 ── BERT (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)。BERT 能考量字詞上下文的完整含意,更精準地理解語言, 大幅提升 Google 搜尋的實用性。經過一系列嚴謹的測試後,我們在 2019 年 擴大 BERT 的應用至超過 70 種語言。
2021 年:進一步了解這項結果
為了協助使用者判定哪些資訊最為實用且可靠,我們在大多數的搜尋結果旁邊新增「 進一步了解這項結果 」,說明系統顯示這項結果的原因,並根據資訊素養專家建議的最佳作法,進一步提供內容及來源等資訊。「進一步了解這項結果」 目前可用 於 Google 搜尋支援的所有語言。
2022 年:多重搜尋
為了協助使用者在不同情況下都能找到想要的資訊,我們開創了全新的搜尋方式 ── 同時運用圖片和文字進行多重搜尋。現在只要替餐桌椅拍張照,並在查詢中輸入「咖啡桌」,就可以找到相符的桌子。這項功能率先在美國推出, 如今已擴大支援至全球的行動裝置,所有支援智慧鏡頭功能的語言與地區都可以使用,包含台灣的使用者。
2023 年:Search Labs 和 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(SGE) 每年,Google 搜尋團隊都會執行數十萬次實驗,找出提升 Google 產品實用性的作法。透過 Search Labs,使用者可以針對仍處於初期階段的實驗進行測試,並直接向負責團隊提供意見回饋。第一項實驗是 Search Generative Experience(SGE),透過將生成式 AI 的強大功能直接整合至 Google 搜尋。使用者可以取得由 AI 協助整理的主題總覽摘要、透過指引探索更多內容,以及進行後續的搜尋。這項功能已先於美國推出並 快速增加新功能 ,未來將持續推出更多更新內容。
搜尋引擎領域發展超過 20 年,回顧 Google 從最初的起點以及一路上的每個重要時刻,著實是一段令人驚嘆的精彩旅程。